钢筋加工配送不仅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也是钢铁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稳定市场的重要一环,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钢筋加工配送产业配套服务欠缺,装备技术落后,“瘦身”钢筋质量问题堪忧,亟待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化发展。
现状与问题
建筑用钢已占到国内钢材消费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主要品种为钢筋、H型钢、线材等。据统计,2011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为6.10亿吨。其中,建筑行业 3.36亿吨,占比为55.1%。国内钢筋加工普遍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现场加工,二是传统钢筋加工厂,而且以人工现场加工为主。这种方式的生产能力弱、效率也低,且加工质量和时间进度难以控制,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产品质量差,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利润低。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钢筋加工配送行业出现了三大矛盾:一是市场前景大与加工配送落后的矛盾,我国钢筋线材的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加工配送水平极其落后;二是钢筋加工尚待培育与无序竞争的矛盾,钢筋、线材的市场加工量不足10%,但加工配送企业发展困难;三是加工技术落后与产品质量的矛盾,建筑钢材加工装备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而“瘦身”钢筋等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推动钢筋加工配送产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以下五大难题:一是体系不完整,成型钢筋技术涉及原料、设备、规范等领域,但各领域之间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行贯穿,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二是分工不明确,加工设备为标准型,不适合新的生产工艺,不能体现加工配送的优势。三是专业人才欠缺,缺少工艺设计、项目管理、行业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行业综合人才欠缺,尤其是创新式的人才,影响了商品钢筋加工配送技术的进步。四是市场不规范,质量监管不严,恶性竞争严重。这也是出现“瘦身”钢筋、再生钢筋等问题钢筋的根源之一。五是缺乏相应的优惠、扶植政策,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不利于行业发展。
转型与升级
从世界钢铁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建立完善的钢材深加工配送产业链体系,既是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钢铁产品售后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钢材综合深加工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其中,线材达到60%,棒材达到40%,管材达30%,板材达到70%左右。国际钢铁企业主要通过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加工配送中心来提高钢铁产品的销售服务,同时加工服务中心也是提高钢铁售后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加工服务中心,钢铁企业可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全方位管理,把运输、仓储、切割、包装、装卸等组合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按需、按时、按质、按量,以最低的成本把产品送抵终端用户,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国内钢铁企业在钢材加工配送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钢筋加工配送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产业化发展须关注三点:一是在延长建筑钢材产业链中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向市场提供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或服务。二是从产品导向向产业导向转变。产业导向代表着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的发展过程,有利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三是从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创造出不同类型的、崭新的经济形式和行业。借鉴国内外钢企在钢材加工配送方面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我国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
第一,做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钢筋加工配送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可减少2/3的人工成本,减少约2%的材料浪费率,并能够降低其他综合管理费用。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向市场提供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和服务。
第二,发展不同层次的用户群。钢筋加工配送面对着不同规模的潜在客户,应注重发展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一是重点用户、战略合作伙伴,要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二是中小客户,要为其提供质优价廉、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发展重点用户,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发展中小客户,可以扩大市场效应。因此,通过发展不同层次的用户群,有助于企业建立起独特的营销价值链竞争模式,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三,加工配送技术信息化建设。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的发展,要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使生产、库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统一。这不仅仅指加工中心内部的 ERP(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系统,还包括加工中心之间、加工中心与地区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系统,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
第四,将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钢筋加工配送产业链的延伸,建筑企业、钢铁企业、流通商与用户实施资源、资金、渠道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应是最好的选择。钢筋加工配送企业将上游钢厂和下游终端用户的资源整合,实现资源、资金、渠道的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第五,构建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性消费大市场。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关联度非常高,能够形成一种集中度很高的市场消费需求。钢铁企业可利用聚集区内的共性需求,在产业聚集区建立钢材物流配送中心,实行钢材深加工配送,形成钢材集散、配送的“钢材超市”,延伸服务链,形成一个区域性、消费集中的大市场。
此外,钢铁企业、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整合终端资源,拓展延伸产业链。对钢筋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取向,应遵循战略聚集原则,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培育竞争优势。钢筋加工配送的设备和技术标准,应采用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在物流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上,要使生产、库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统一,把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